学界资讯
学界资讯
所在位置: 首页» 学界资讯
北大获赠秦简牍 发现我国最早“数论”
发布时间:2010-11-08     浏览次数:


作者:赵婀娜 转贴自:《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29日 16 版)

  本报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赵婀娜)日前,北京大学公布了对一批珍贵秦简的初步研究结果。据介绍,这批秦简的主人应是主管土地赋税的官吏,其内容涉及古代政治、地理、社会经济、数学、医学、文学、历法、方术、民间信仰等诸多领域,包含大量重要历史信息,内涵之丰富在出土秦简中实为罕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2010年年初,北大获赠了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秦简牍,经过半年多的保护与整理工作,已初步了解这批简牍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据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教授介绍,这批简牍包括10卷760余枚竹简、21枚木简、6枚木牍、4枚竹牍、1枚木觚,字体是典型的“秦隶”。经考证,其中两卷当时称为“质日”的书,分别是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的日历。由此可以确定,这批简牍抄写年代下限在秦始皇后期。

  这批秦简牍中的一篇,与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句近似,但语句的先后次序和字词有异,可能是面貌更为原始的抄本。它的发现为深入了解秦代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宝贵资料。在同一卷中还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妇女行为规范,比东汉班昭的《女诫》还要早200余年。

  秦简牍中的《算数书》,是目前战国秦汉同类出土文献中数量最大的一批,包含一段800余字的“数论”,详尽论述了古代数学的起源、作用和意义,是目前所见我国最早的数学理论论述。与“数论”抄写在一卷上的还有一篇《制衣术》,这也是首度获得记载如此具体的秦代《制衣术》。

  另一个亮点是其中的文学类古佚书。有一块木牍,记叙一位死而复生的人,讲述死者的好恶以及安葬、祭祀死者时的注意事项,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志怪类小说的起源和民间丧葬习俗都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