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
所在位置: 首页» 学术会议
2021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12-24     浏览次数:

202112181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暨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主办的“2021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我校师生在前主楼六层参加和聆听会议,校外专家及老师通过网络发言、评议和讨论。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廊坊师范学院、内蒙古大学、宁波大学、扬州大学、聊城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光明日报》《人文杂志》《史学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河北学刊》《江海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廊坊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三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七十余名学者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会议,撰写和提交论文。大会共收到论文57篇。

会议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开幕式及大会主题演讲。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周文玖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心主任杨共乐教授致欢迎辞。杨教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近年来中心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和成绩,在社会领域产生的影响,同时感谢各与会老师对中心建设及发展给予的支持。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瞿林东先生,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庞卓恒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邹兆辰先生作大会主题演讲。围绕中西方史学语境下的“编年史”概念,刘家和先生指出,不同于中国史学传统将编年体视为一种体裁,西方史学传统中的编年史代表着对历史的一种看法。聚焦于“和平”“发展”这两个新时代的主题,庞卓恒先生通过考察促成时代主题转变的力量,提出“人类本性发展规律”推动历史发展的议题。瞿林东先生总结了1961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召开60年来史学史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所获成果,引导青年学者从不同方面传承和发展史学史研究。邹兆辰先生关注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由此阐述了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对历史发展动力的不断认识和把握。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汪高鑫教授主持主题演讲环节并作总结。线上线下160余名师生聆听了先生们的演讲,受益匪浅。

会议的第二环节为分组发言及讨论。根据演讲主题的不同,与会学者分别在“中国古代史学”、“中国近现代史学”和“外国史学”三个小组中发表各自的学术见解。

在“中国古代史学”小组,演讲者们或感兴趣于深度挖掘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并借此思考中华文明的特征;或借助中外比较的视野,在传统的关键性议题上获得新的观点;或尝试探索和思考史学史学科新的分支领域;或聚焦于研究古代官方的史学活动;或试图拓展研究材料,从方志中考察历史和史学。可以看到,学者们的讨论既延续了以往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固有议题,又通过不同路径开拓了新的学术思考。

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小组,学者们的讨论主题较为集中。一部分学者关注于中国近代具有影响的史学观点、史学流派和中外思想的交流传播,其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家间的交往与联系尤其受到关注。此外,也有学者将目光投向当代史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路径问题,或对学界前辈做出的学术贡献加以梳理,或对当下学界呈现的新的研究热点和现状进行反思与展望。

“外国史学”小组讨论同样热烈,其主要围绕三方面议题展开,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西方古典史学和西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之反思与批评。学者们从中国史家在世界史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历史认识论、某种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史学思想、史学史研究路径和历史再现方式、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历史哲学之间的关系、西方当下的历史观等不同方面对上述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

                                                                                                                                 

会议的第三环节为大会发言、总结及闭幕式。在大会发言阶段,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乔治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牛润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周少川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李红岩教授分别就无奴派相关观点、北齐石刻、陈垣史学的经世致用及“史”之阐释学理解进行主题演讲,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李勇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蒋重跃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大会发言由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记录教授主持。随后,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董立河教授的主持下,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时培磊教授、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赵少峰教授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吕和应副教授分别向与会者汇报总结了中国古代史学、中国近现代史学和外国史学三个小组的讨论情况。中心主任杨共乐教授致会议闭幕辞。2021年是教育部全国文科教材会议召开60周年,值此之际,青年学者有责任立足中国特色,深入研究和探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同时,今年也是《史学史研究》杂志创刊60周年和《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创刊20周年,杨教授感谢与会学者及社会各界对中心及两个刊物的关注和支持。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学者们相互交流、拓宽学术视界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会。在疫情期间,这显得尤为珍贵。同时,会议上的发言和讨论也启迪学者们进一步总结、拓展和深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相关议题的思考与探索。会议的召开,对促进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