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张昭军教授应邀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4-12-01
浏览次数:
2014年11月30日,我中心张昭军教授应国家图书馆邀请,在国图文津讲坛作了题为:《儒家文化在近代的失落与转生》的报告。

张教授以传统儒家文化的变迁为切入点,指出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建立了精神家园。但近代以来,传统的文化却遭受了巨大挫折,并使得时人对于本国文化产生不自信的心理。他四个方面对近代以来儒家文化,尤其是礼文化在近代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阐释,即一、天崩地解:礼秩的失落;二、礼崩乐坏:礼教的衰败;三、道不在兹:礼义的败落;四、转生。张教授强调要“善待”我们的文化。即“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来自社会各界的三百余人聆听了张教授的报告。报告之后,大批听众与张教授进行交流与探讨。

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开讲于二十一世纪之初(2001年1月1日),是国家图书馆延续老北图举办讲座的传统,在新世纪开创的一项具有品牌的系列讲座。文津讲坛继承“保国粹而惠士林”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旨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彰显和培育“爱国至尊”、“爱国至贵”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增强民族凝聚力。此次张教授应邀开讲,扩大了我中心的社会影响力。

张教授以传统儒家文化的变迁为切入点,指出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建立了精神家园。但近代以来,传统的文化却遭受了巨大挫折,并使得时人对于本国文化产生不自信的心理。他四个方面对近代以来儒家文化,尤其是礼文化在近代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阐释,即一、天崩地解:礼秩的失落;二、礼崩乐坏:礼教的衰败;三、道不在兹:礼义的败落;四、转生。张教授强调要“善待”我们的文化。即“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来自社会各界的三百余人聆听了张教授的报告。报告之后,大批听众与张教授进行交流与探讨。
